这种体质,人体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即《内经》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类人群,是否还需要调理?笔者认为基于体质的可变性,平和质在某些条件影响下,也可转变为偏颇体质,因此采取适当方药进行调理,巩固原有的正常体质,防止向异常体质转化,也应属于“治未病”的范畴。通过调理,还可以收到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笔者的经验,所用方药当以调补阴阳气血为主,三才汤不失是较为有效的方剂。
三才汤:吴鞠通《温病条辨》方。由人参、地黄、天冬三药组成,分别代表天、地、人三才,故称“三才汤”。吴氏原治暑温日久,气阴两伤之证。因其具有补益气阴的作用,故移用于平和质的调理,亦颇为适合。试观现代有些保健成药,如“青春宝”,该三药即是主要成分。
这类体质临床较为多见,其调理方法当以健脾补气为主。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乃“后天之本”,通过补脾,可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气血生化由是而充足,从而达到补气的目的,纠正机体“气虚”的状态。一般选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自拟方:党参15g,炒白术9g,黄芪15g,陈皮6g,茯苓9g,怀山药15g,炙甘草6g。
本方系四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化裁而成,功能健脾益气,临床使用对气虚体质有较好效果。
其调理方法当以温补肾阳为主。因肾为元阳之源,五脏六腑之阳概禀于此。因此通过补益肾阳,可达到温煦全身阳气,推动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以纠正阳气偏虚状态。一般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自拟方:熟地黄15g、怀山药15g、萸肉9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杜仲12g、鹿角霜6g、仙灵脾9g、炙甘草6g。
本方系右归丸化裁而成,功能温补肾阳,临床使用对阳虚体质有较好的效果。
张景岳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上方虽偏重于补阳,但遵景岳之训,其组方原则是阴阳相须,刚柔相济,而达相反相成之功效。
其调理方法当以滋养肾阴为主。因肾为元阴之源,五脏六腑之阴概禀于此。因此通过滋补肾阴,可达到滋养全身阴液,使脏腑得以濡润的作用,以纠正阴液偏虚状态。一般选用六味地黄、左归丸、大补阴丸。
自拟方:生地黄15g、怀山药15g、萸肉9g、莬丝子9g、鹿角霜9g、川石斛9g、麦冬9g、知母6g、龟板12g、女贞子10g。
本方系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化裁而成,功能滋养肾阴,临床使用对阴虚体质有较好的效果。
张景岳亦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上方虽偏重于滋阴,也遵景岳之训,其组方原则同样是阴阳相须,刚柔相济,而达相反相成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