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高达70%。他们时常感冒、食欲不振、胃口不佳、怕冷畏寒、容易感到疲乏无力,“养生”成为这群人的刚需。
有的人天天炖汤煲药膳,祛湿下火补气血,各种养生方全面围攻,然而身体并没有太大的改善……为什么养来养去却养不好身体呢?
对此,著名中草药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黄海波表示:“养生效果好不好,一看方剂搭配对不对,二看用量准不准,三看药质佳不佳。而药材品质直接影响其调养功效。”
今天,让我们跟上专家的节奏,为养生增点好料吧!
养生效果好不好 选对药材太重要
同样都是叫当归,为啥有些很便宜,有些花很多钱都很难买到;有些吃完身体明显改善,有些吃了就是没效果……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道地药材”了。黄海波教授介绍,药材好不好,“道地”是关键。
那什么是道地药材呢?道地药材是指出产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和加工技术优良且临床用药效果明显的药材,因品质佳,药效好而被世界所公认。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对道地药材的保护,在《中医药法(草案)》第二次审议稿中,还新增规定“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也曾说过:“道地药材在中药中用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常用500种中药材中,道地药材仅有200种,但其用量占80%。”
哇,原来道地药材这么受推崇!这种高品质究竟从何而来?黄海波教授告诉大家,药材的高质量和有效成分直接相关,而地域性对有效成分起决定作用。道地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它产地的药材,加工炮制的过程也更科学安全,因此药效更好。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岷当归,广陈皮,怀山药,杭白菊”这样的说法,在药材前所加的这个地名,正是这一味药材的最佳产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地”。
那么,来自道地产区的药材都是道地药材吗?当然不是!道地药材还需具备品种优良、抗病能力强的特点,才能保障功效。另外,道地药材有特定的生长周期,比如说,普通的巴戟天只种植2年就采收了,而道地药材则需要种植4年。最后,道地药材的加工技术更考究,以防止药材霉烂,便于储存和运输,保证药材的高质量。
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特定的地域、品质的优良和确切的疗效使道地药材成为中医药的精髓。黄海波教授认为,中草药养生同样讲究原料的道地性。道地药材是高品质养生产品的保证,是调养根本、提升免疫力的利器。只有选用道地药材、优质药材,才可以保证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继而达到理想的调养效果,事半功倍。
安徽茯苓最道地 “四时神药”担得起
为了零距离研究道地药材,黄海波教授可是“踏破铁鞋”,时不时来一场道地药材溯源之旅。
前几年,他来到安徽大别山。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第一次南下来到中原征战时,对湿热的气候很不适应,作战能力大大下降。偶然间,有士兵吃了大别山一带的野生茯苓,没想到病好了。于是大家一起吃茯苓调理身体,最终大获全胜。
所以说,早在几百年前,大别山区就已经有茯苓啦!那为何安徽茯苓就是道地药材呢?黄海波教授细细分析道:“除了历史悠久以外,大别山区的整体自然环境较适合茯苓生长,所产茯苓质密细腻,品质优越,药用效果好。”另外,当地的药农们在传统基础上还开发了独特的母苓接种技术。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就产生了最道地的茯苓。
道地茯苓相较普通茯苓,药效更好。经过一系列数据对比和实验对照后,黄海波教授指出:“大别山地区的茯苓多糖成分最高,平均能达到78%~81%。茯苓多糖有很强的免疫增强、抗肿瘤、抗衰老的作用。”而多糖是保健作用的基础物质。只有采用道地茯苓作原料,才能保证健康产品的高品质,最终达到安全有效的调养效果。
在古代,茯苓被称为“四时神药”,因其功效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进行搭配都能发挥独特功效。如参苓白术散,由茯苓、山药、白术等七种中草药加工而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生津保肺的功能。气虚的人可根据此经方煲汤、泡酒,效果好。
从古至今,在日常使用当中,茯苓很受欢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茯苓饼”呢?慈禧太后十分爱吃这款零食。据说慈禧太后能活到74岁,且面容姣好,与她长期食用药膳有直接的关系,而在已经公布的13个慈禧补益方中,茯苓饼的使用频率最高。
辨识药材难不难?专家教你学几招
话说回来,怎样才能挑选出道地茯苓呢?难道每次买药材,都只能靠运气?错错错!让中草药专家教教你,练就辨识道地药材的“金睛火眼”。
黄海波教授指出,高质量的道地药材,一般可以从形、色、气、味四个方面来判断。以茯苓、当归、黄芪为例,教大家来学几招。
(一)道地茯苓
(二)道地当归
道地当归因产地的不同又有西归与云归等叫法。产自甘肃岷县的叫西归,产自云南鹤庆的则叫云归。
(三)道地黄芪
这些鉴别小技巧,你学会了吗?黄海波教授一再强调,保健品或日常使用的药材要讲究质量,最好的保证就是道地药材。为了确保中草药发挥调养根本、免疫增健等功效,记得要选择道地药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