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子播种前采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的措施,主要包括种子精选、晒种、浸种、催芽、拌种等,目的在于促使种子发芽迅速整齐、幼苗生长健壮、预防病虫害,以及使某些作物提早成熟。但各项措施并非对所有作物、林木都是必需的。
1
精选
在种子晒干扬净的基础上进行,目的在于消除秕粒、小粒、破损粒、有病虫害的种子和各种杂物。主要方法有:根据种子粒形、粒色、脐色等进行剔拣的粒选,利用筛孔大小和形状不同进行的筛选,利用风力的风选,以及利用种子不同比重进行的液选等。
2
晒种
利用阳光曝晒种子可促进种子后熟和酶的活动,播种时须细心操作,降低种子内抑制发芽物质的含有量,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过多消耗种子内的养分;防止温度过高,晒种时要使种子受热、受光均匀。操作时应使种子一次吸足水分;防止将芽催得太长,晒种时间长短因种子成熟程度和日光强弱而异。
3
浸种
作用在于促进种子发芽和消灭病原物。主要方法有:①清水浸种。能使种子加快吸收水分,在人工控制下给以适当的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增强酶活性,播前根据种子的发芽特性 ,促进发芽,作用更好。浸种时间主要根据水温而定,在一定范围内可随水温升高而缩短浸种时间。②温汤浸种。根据种子耐热力高于病菌耐热力的特点,利用水温消灭种子内外的病原物。温汤浸种处理不当,易使种子生活力受损,因此需经过试验,得出适用于不同作物种子的浸种温度和时间。③药剂浸种。此外,将种子浸在稀释药液中以杀灭种子内外潜伏的病原物,经过药浸的种子播种后也可防止地下害虫为害。操作时应按照规程掌握用药量、药剂浓度和浸种时间,经过药浸的种子播种后也可防止地下害虫为害。以免种子受药害或影响消毒效果。此外,还有用激素、微量元素等的溶液浸种。
4
拌种
将药剂、肥料和种子一起混合搅拌后播种,因此需经过试验,以防止病虫为害和促进发芽、幼苗健壮。所用药剂和肥料的种类因需要而定。搅拌可在干燥条件下进行,也可加少量水分,以利粘附。
5
其他措施
包括种子的硬实处理、层积处理等。硬实处理是用粗砂、玻璃碎屑擦伤一些种皮较厚或坚硬的种子,以利于吸水、发芽。利用筛孔大小和形状不同进行的筛选,需后熟的种子,在冬季用湿沙和种子相互叠积,目的在于消除秕粒、小粒、破损粒、有病虫害的种子和各种杂物。放在0~5℃的低温下1~3个月,可促使通过休眠期,春播后发芽整齐,称为层积处理。目的在于促使种子发芽迅速整齐、幼苗生长健壮、预防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