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地整地
选择坡度小于15°地块,在移栽前15天深翻30cm,捡尽杂物,耙平土面后,用50%可湿性多菌灵750倍液喷施和50%辛硫磷乳油200mL 拌25kg细土撒施于土壤中,5天后起厢、供移栽用。
直接用中药材专用肥料或起厢前按每亩有机肥2500kg、有机复合肥100kg、磷肥50kg施入底肥,按间距1m开沟20cm深,撒入混匀的底肥后回沟填平。
以施肥沟为厢面中心,厢面宽70cm,厢间开沟,沟宽、沟深各30cm。
二、大田移栽
移栽时间:3~6月或9~10月份;选择雨后晴天或阴天起苗移栽。
按株行距30×25cm、沟深5cm,在每厢内栽植2行何首乌苗,每亩栽植幼苗4500株左右,栽种完成后浇足定根水,栽植完毕后清理好厢沟。
三、田间管理
1. 移栽之后可用中药材专用除草剂,定期检查幼苗存活情况,发现缺苗后及时补苗。
(在灌溉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建议覆膜栽培,具体做法如下:厢沟整理好后,用乙草胺封闭、覆膜,采用“打孔法”植入幼苗)。
2. 施提苗肥 当苗高大于20cm后,用中药材专用肥料撒施或点施尿素20kg/亩,以促进幼苗生长。
3. 搭架 移栽一个月后或何首乌苗高30~40cm时,将2~3cm粗、2m长的竹竿插于两颗何首乌苗之间,搭建成“人”或“品”字形竹架,上端用绳子捆绑固定;人工辅助何首乌茎藤按顺时针方向缠绕于竹架上,每株何首乌只保留2根茎蔓,用剪刀将其余弱、小枝蔓从基部剪去。如果劳动力不够,也可以不搭架,用镰刀或枝剪控制藤蔓。
4. 病虫防治 苗期注意防治蚜虫、盲椿蟓和金龟子。
5. 除草 当发生草害时,及时人工拔除或用小锄头浅锄,并结合墒情进行灌溉。
6. 打顶 当何首乌茎藤长至2m高时,用镰刀或枝剪剪去茎顶,当侧枝生长过旺时,适当剪去部分侧枝,并去除下部(基部35cm以下)老叶。
7. 长乌肥 在8~9月的立秋后,结合中耕锄草施一次长乌肥,每亩施用有机复合肥50~60kg。在两行之间沟施或在两株之间穴施。
8. 留种与除花序 除留种地外,在何首乌出现花蕾时,用枝剪及时剪去花枝。
两年生何首乌,在第二年3月发芽前追肥一次;8~9月立秋前后施“长乌肥”一次。
其它管理 遇年阴雨时,注意及时疏沟排水;夏季遇高温干旱时,建议下午四点后浇水,以避免高温灼伤叶片。
四、采收
1. 首乌藤(夜交藤)的采收
何首乌生长2年后的10~11月,当何首乌叶片出现枯黄后,选择无雨天,先拆除竹架,除去未木质化的细小枝条以及嫩枝后,将木质化的何首乌茎藤切成85cm长度,捆扎成捆,运回晒干,阴凉通风处保存。
2. 何首乌的采收
大田种植2年后的何首乌,于10~11月、叶片枯黄后,选择无雨天采挖。
除去地上的首乌藤后,顺厢面挖出首乌地下块根,抖去泥土、去除须根和根蒂后,按大小分级、装框,运回库房,以便加工。
何首乌采收标准:干燥品计算,要求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20H22O9)含量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