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亚健康人群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野生药用植物“三叶青”别名金丝吊葫芦,为蔓生藤本植物,通常生长在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安徽部分山区。全草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增强肝功能,对乙肝、多种肿瘤、癌症、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各种水肿(各种炎性水肿、蛇伤)有独特的疗效,是西药无法替代的“植物抗生素”,被中医药界誉为极品中草药,目前国内湖南、浙江山区产三叶青品质最佳,药效最好,最为珍贵。近年沿海地区的需求增幅明显,促使当地人工种植技术日趋成熟。而在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重庆以及华中的湖北、湖南等地的野生三叶青资源已濒临枯竭,供需紧张,但在近年以价低的优势而受到沿海市场商家的青睐。纵观近年行情变化,走势稳健,2012年保持在220280元间运行。随着三叶青多方功效的开发,种植三叶青前景广阔。
野生药用三叶青神通广大,药效神奇;但由于环境的改变及泛采、乱挖、只挖不种,,致使原本就稀有的野生三叶青日渐稀少,濒临灭绝。根本不能满足医药市场需求,更显现它不可多得的珍贵。自然界野生三叶青以与其它野生植物伴生或借助地势(山体或岩石等)庇护,遮挡住部分直射太阳光才能生存的阴生植物,最喜欢时隐时现的阳光,湿润的气候,有极强的地域选择性。经多年研究种植三叶青的实践证实,只要了解了三叶青的生长习性、遵循其生存规律、模拟营造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三叶青是极易种植的,产量也很高,具有极好的社会效应和很高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种植方式:
一、三叶青最简单的种植方法是利用高大又较稀疏的树木或南北朝向的山区毛竹山进行种植。只要掌握好光照度,勤除草即可。该方法成本低,质量好。但不易管理,产量不稳定。种植地域受限。
二、利用某些藤本植物[如吊瓜、葡萄、带藤瓜果等]的棚架遮挡阳光进行套种,要求棚架高度在2米以上,种植面积要大。周边无污染源。该方法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投资小,收益高,是比较实惠可行的种植方式。
三、搭建棚架用遮阳网或树枝、柴草等遮挡太阳光种植三叶青,要求所搭棚架高度2.4米以上(过低易被盛夏强光灼伤)。应选择无水土污染,有水源、能抗旱排涝、地块较大、偏酸性土壤、周围环境较好的坡地、旱地、稻田进行种植。低海拔对三叶青的生长无影响,只要选好种植地域即可。有条件能在山区或丘陵山区进行种植为佳。该方法易管理、能掌控光照度,块根质量好、产量最高,适合大面积规模化种植。
具体的种植方法:
一、整地:翻耕土地南北方向打畦,畦高30公分左右,宽度80公分,畦距30公分。畦面中部开沟,深度10公分左右。
二、选苗:应选无病害三叶青种苗,苗藤不宜过长,以25公分左右为宜。
三、种植:在畦沟内每20公分一株排好三叶青种苗,撒入适当的钙镁磷肥和草木灰,覆盖少量泥土踩实,浇透定根水即可。春、秋季均可种植。
四、管理:存活后进行人工除草松土,可施少量复合肥催苗。为了保证质量(药效),禁用除草剂,尽量少用化肥。
五、病虫害防治:三叶青抗病能力强,基本无病害,唯一的病害是霉菌病(叶面出现圆形小黑斑)。防治方法是,注意排涝通风、喷施托布津即可。
六、控制光照度:长时间的太阳光直射,三叶青将不能存活。在春末、夏季、秋初应酌情遮挡60%左右的太阳光,秋后及冬季和初春时节则需稍高的光照度,以利三叶青块根生长,提高产量。要使三叶青块根高产的关键是在搞好田间管理的同时控制好光照度和掌握好采收时间;其次是肥料的合理运用和湿度调节。
七、采收:三叶青种植两年后,藤的颜色呈褐色时,可开挖视块根的表皮颜色,如表皮呈金黄色和褐色表示三叶青已进入成熟期,可于秋后及冬初季节采挖供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