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药用、为芳香健胃、清凉解热、有止恶心,呕吐作用,用量大、经济效益高的常用中药,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栽培范围广泛。
广藿香的繁殖主要采取扦插繁殖:
1、扦插时间:春秋两季均可扦插育苗,春季宜在45月扦插。秋季宜在89月扦插。每亩地可插苗30005000株。插条选粗壮的节间较密的顶梢,长45寸,剪去下部的叶片,只留顶端两片大叶和小心叶。按行距57寸开横沟、沟深4寸,每沟插苗20根左右、插条入土以叶片露出土面为宜。扦插后搭荫棚,棚高约8寸,苗床要经常保持湿润。苗期要用腐熟的粪水浇灌12次。越冬苗床要搭1.5尺高的防霜棚,至第二年晚霜后拆除。
2、田间管理:要及时除草,并施清淡粪水一次,雨季为生长旺盛时期,追施尿素每亩57.5公斤,还要注意排水防涝。如发生蚜虫、青虫、叶蝉等害虫,可用40%乐果10001500倍液防治。
3、收获加工:春季(56月)栽种的,在当年10月可收获,9月栽种的要到次年8月叶片脱落时收获。 广藿香的收获加工程序做法是:连根挖出,除掉须根,晒成蔫状捆成小把发汗分层交错堆积一夜。次日摊开晒干,晚上再进行发汗,上盖草帘,用石头压紧,然后再曝晒至全干,即为成品。这时株干,叶多,有浓厚香气,无须根、泥沙、杂质、霉变为合格产品。
藿香
藿香以全草入药,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藿香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寒,在荫蔽处生长欠佳,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不宜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种植。
栽培技术选地整地: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种植。播前每亩施厩肥2000—3000公斤,施后深耕,耙细整平,做宽1.2米、高15厘米的畦,待播。繁殖方法:一般采用种子繁殖,可春播或秋播。春季于4月中下旬顺畦按行距25厘米开深1—1.5厘米的浅沟条播,播后,覆盖0.6—1厘米厚的土,稍加镇压。每亩播量0.5—1公斤。
田间管理当苗高5—6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要浅锄。以后每15天中耕除草1次,连续进行3次,第三次要深一些,并培土。结合中耕除草,间去过密苗,每5厘米留一株苗。当苗高10厘米时定苗,按株距10一15厘米留苗。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施厩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前期可加施尿素15公斤,封垄后可不再施尿素。藿香苗期喜水,遇干旱应及时浇水,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以防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