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未来30年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朝阳产业之一,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我们的老龄化。
目前中国已经是一个老龄化国家,老龄化速度非常快,规模也很大,到2050年差不多每三个人口里就有一个是老龄化人口,人口的年龄结构在未来30年间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它会带来整个医疗服务产业巨大的发展,中医药产业正逐渐成为扶贫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大健康产业。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的蔓延,中医药及中药材在国外市场一度走红。据外媒报道,自美国纽约3月初公布首例新冠肺炎确证病例以来,市民加强防御,不少人当地中医药点抢购传统中药。据悉,当地唐人街药店的中药材销量增长,部分中药材出现脱销。随着中国的抗“疫”物资驰援海外,中药材出口也引发关注,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已经向海外发货。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等利好因素影响,我国中医药出口市场表现不俗。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中药材及中式成药累计出口量为13.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2%;出口金额达到1177百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28日,已有33家中药上市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其中23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24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占比72.7%。中医药在抗疫中的表现,让公众认识到了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性。近期,多地出台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分析师预计,2020年中医药产业规模将达3万亿元。
受疫情影响,大多数行业都不太景气,而和疫情相关的中医药需求得到增长,有些药材需求暴涨,推升了一季度相关上市药企的业绩增长。
“中医药成为此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3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中医药总体有效率达到90%以上。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因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轻症向重症发展、提高治愈率、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等广受关注。
随着国家出台多项利好政策,2020年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这次疫情将催化中医药产业加快向现代化发展。
中医药行业可以分为中药材等原材料的种植、养殖,经过加工后成为中成药药材。除了可以直接进行中药材贸易以外,在生产后还可以作为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产品,在医药市场中流通。
我国中医药产业链布局完整,中药材的种植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总体来看,我国中药材种植分布呈现不均衡性,从东北至西南由少增多,但常用药材的蕴藏量仍以北方最多。2014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000万亩;2017年达到5045万亩。
我国中药材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河北、宁夏、甘肃、湖北、安徽、湖南、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市。目前,各地推动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和《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张,商务部预计到2020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超过6620万亩(含林地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供应量或将进一步激增。
目前来看,整个中医药产业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供给来看,中药质量进一步提高、新品种数量增加、产能也在改善;从需求来看,新医保目录中,中药占比一半,中医诊所的营收也保持稳定。
去年10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促进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提升。
虽然目前中医药行业发展存在执业资质、教育、价值等问题,但在政策支持下新一代少壮派的中医在成长中,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到西医的不足转而寻求高质量中医带来的健康价值。而且,中医诊断设备和诊疗软件等现代技术的应用给中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了希望。
从世界各国股市经历看,医药板块是诞生长牛股最多的行业之一,从复合收益率的角度看,医药行业的复合收益率是最高的。
统计数据显示,从1927年开始,标普500的年复合收益率是9%,其中消费板块的复合收益率是10%,而医药板块的年复合收益率超过了11%,从这么长的时间维度看,医药行业的复合收益率都是最高的,医药当仁不让的是最适合长期投资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