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Goods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您好,欢迎光临中药材基地网

热门搜索:

搜索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15211041176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QQ: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 zycgap.com 湖南共享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长沙 后台管理

地址:长沙市八一路59号湖南省科技厅机关二院 联系人:封老师 微信电话同号:15211041176 ,15173135968  备案号:湘ICP备13011335号

>
>
>
附件1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新闻中心

附件1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浏览量

附件1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为规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范围)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是指具有传统食用习惯,且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中药材标准)中的动物和植物可使用部分(包括食品原料、香辛料和调味品)。

第三条(管理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制定修订并公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第四条(制定原则)制定《目录》应当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为宗旨,坚持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鼓励原则)国家鼓励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及企业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产业政策前提下,开展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的安全性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

第六条 (列入原则)列入《目录》的物质应当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

(二)在中医药典藉中有食用记载,未发现毒性记录;

(三)具有传统食用习惯,正常食用未发现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者其他潜在性危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四)符合中药材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五)已经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

第七条(不列入原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物质不列入《目录》:

  (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动、植物品种;

  (二)中药材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良反应的;

(三)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饮食传统要求的;

  (四)其他不应列入的情形。

第八条(修订周期)《目录》实施动态管理,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进展适时增加或删减。

第九条(修订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依据下列情况对《目录》进行修订:

(一)国家中药材标准修订情况;

(二)对列入《目录》中物质的再评估情况;

(三)发现有不良反应案例信息和文献报道;

(四)食品安全监管情况。

第十条(修订程序)《目录》修订程序:

(一)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目录》进行安全性评估,提出具体修订意见。

(二)国家卫生计生委应当在《目录》评估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意见与建议作为《目录》安全性评估的参考依据。

第十一条(物质信息)《目录》中的物质一般应当包括下列信息:中文名、拉丁学名、所属科名、使用部分。必要时,标注使用的限制条件。

第十二条 (生产企业责任)使用《目录》中的物质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应当保障所生产经营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发现《目录》中物质存在食用安全性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省级卫生计生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第十三条(再评估)列入《目录》的物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应当及时组织进行再评估:

(一)有证据表明《目录》中的物质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的;

(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对《目录》中的物质的安全性产生质疑的;

经再评估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公告禁止其生产经营和使用,并从《目录》中删除。

第十四条(与新食品原料衔接)利用《目录》以外的物质为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应当按照《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性审查,符合要求的,作为新食品原料予以公布,并在《目录》修订时酌情纳入。

第十五条(与监管衔接)《目录》中的物质生产经营由有关部门依据《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排除情况)本办法不适用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解释。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原卫生部1987年10月22日公布的《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101种(征求意见稿)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油松、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 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

详情请点击养生保健栏目“其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