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正泰江山200兆瓦林农光互补地面电站并网发电一周年的日子,该电站由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运营,是国内最大的林农光互补地面电站,开创光伏发电和中草药种植相结合的新型开发模式,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农业”的农光互补特殊效应。
据了解,江山电站占地面积6300亩,该项目最大特点板上光伏面板发电,板下种植铁皮石斛、白芨、芍药等各类中草药。目前该电站已累计发电量1.83亿千瓦时,若按照1.1元/千瓦时全额上网电价计算,一年之内正泰就回收了10%的成本。三四年后该发电项目进入成熟期,也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草药基地。正泰之所以耗巨资打造该发电项目,就是希望实现“清洁能源发电+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宏大愿景。
“囯家增能源,政府增税收,农民增收入,企业增效益,环境增生态,这是一种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在谈及电站带来的效应时,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东部事业部区域总经理徐素祥说,并网一年来,除了为当地政府创造4200万元的税收,为所在村集体缴纳300万元的土地租金之外,他们还请当地农户作临时劳动力,为此支付397万元工资。因电站毗邻浙江衢州江郎山景区,目前已被整体纳入景区观光旅游线路,他们将与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等合作,将项目建成绿色能源的科普基地。
“整个项目未来25年总发电量约为49亿千瓦时,可望创税收8亿元,同时还可节约标准煤1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3万吨、节约用水912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更为正泰在其他地区,实施类似项目提供可复制的样本。新能源需求是跨地域的、全球性的,目前正泰光伏产业链已延伸至海内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不仅要做实现长期盈利的光伏项目,更要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经济转型等尽到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正泰新能源总裁陆川表示。
正泰集团一直重视电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在全球建成并网运营200多座地面光伏电站,拥有14家子公司,7大生产基地,涵盖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与此同时,2015年3月,正泰联合相关知名企业,共同发起“绿丝路基金”。
该基金为全球首支致力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光伏清洁能源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首期募资300亿元,将重点投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进行绿色投资,推动沿线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经济。2015年4月,由南存辉出任董事长的浙江省最大民营投资公司——浙江民营企业联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规划注册资本300亿元,首期落地资金50亿元,有望撬动两三千亿元的资金规模,关注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在内的重大能源项目的投资并购。
来源: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