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顺市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大健康新医药发展规划,结合该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进程及中药材市场发展趋势,制定了《安顺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不断优化中药材种植产业结构的,大力扶持和培育中草药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品牌扩张,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全市人工种植、野生抚育及仿野生栽培的中药材面积达到60万亩,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在西秀区,以黄柏、头花蓼、牡丹为主体,集种植、加工、研发于一体的现代中药材产业园雏形初现,年产5000万株白芨苗的组培育苗基地已经实现工厂化生产订单式销售,林药结合、花药结合的立体种植生态药园逐步建立。
具有“黔药桔梗之乡”的关岭自治县,桔梗种植面积达4万亩以上,“关岭桔梗”更是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
紫云自治县山银花、山豆根、吉祥草、皂角、白芨等品种已经成为苗药重要品种。
位于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的贵州中药材产业化扶贫示范园区建立了中药材科技研发中心,主要对中药材品种、属性、药理、种植、加工等进行研发,基地配套自动灌溉系统,建有温室大棚、无菌实验室、育苗组培室等设施,该示范园区采取“公司+研究机构+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在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同时,积极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目前,该示范园区已经成为贵州省最大的现代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目前,中药材产业已作为安顺市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的一项富民产业,成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