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Goods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您好,欢迎光临中药材基地网

热门搜索:

搜索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15211041176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QQ: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 zycgap.com 湖南共享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长沙 后台管理

地址:长沙市八一路59号湖南省科技厅机关二院 联系人:封老师 微信电话同号:15211041176 ,15173135968  备案号:湘ICP备13011335号

浏览量:
产品名称

川芎种苗

产品编号
355
所属分类
零售价
16.00
数量
-
+
库存
100
没有此类产品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我要询价
产品描述

【品种简介】

   川芎(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在湖南、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江西、浙江、江苏、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均有栽培。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效益分析】

   川芎生产周期一年,亩产干货300公斤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格22/公斤计算,亩产值在6000元以上。

【销售渠道】

本公司负责销售订单内全部产品。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川芎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中性或微酸性为好。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及低洼地不宜种植。

    1、育苓地四川主产地培育川芎的繁殖材料“苓子”,常在海拔900的山地,高山宜阳坡,低山宜半阴半阳坡,选择生荒地,土壤可以稍黏。选地后除净枯枝、杂草,就地烧灰作基肥,耕深2530cm,整平耙细,按宽1.71.8cm的规格作畦。

   2、栽植地 平地栽种,宜选早稻田,早稻前茬最好是压过绿肥的茬口。早稻收割后,铲净稻桩,开沟宽30cm,深25cm,作宽1.5m的畦,畦面撒入堆肥或厩肥3000kg,与表土混匀,挖松打细,整成龟背形。

 

二、繁殖方法

   川芎用无性繁殖,繁殖材料用地上茎的茎节,习称“苓子”。主产地在山区培育“苓子”,平地种植川芎。平地育苓影响根茎的生长,易发病虫害及退化,不宜采用。

1、培育“苓子”

(1)栽种 12月下旬到次年1月中旬,宜早不宜迟,挖起川芎根茎,除去茎叶、泥土和须根,称为“抚芎”。2月上旬以前移栽至高山区。栽种时在畦上开穴,按株行距(2030cm×(2030cm在畦上开穴,穴深57cm,穴内施入适量堆肥或畜粪水。每穴栽“抚芎”一个,芽头向上。

(2)管理 3月上旬出苗。当苗高1013时亮蔸疏苗,露出根茎上部,选留生长健壮、粗细均匀的地上茎812根,其余的从基部割去。疏苗后至4月下旬各中耕除草1次,同时追肥,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000kg,加腐熟饼肥50kg

 

2、栽种

   8月上、中旬为栽种适期,过迟气温降低影响根茎的物质积累。栽前取出苓秆,剔除有病虫害的、无芽及芽已萌发的苓子。栽时选晴天在畦上按行距30cm 横开浅沟,沟深23cm,株距约20cm,每行栽8个苓子。将苓子平放沟内,芽头向上并按紧,不宜过深或过浅。行间两头各栽苓子2个,每隔510行的行间密栽苓子1行,以备补苗。栽后用细肥土盖住苓子,盖草保湿并防暴雨冲刷及强光曝晒。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每年进行4次。栽后半月左右,齐苗后揭去盖草,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以后每隔约20天进行1次。注意浅锄表土,切勿伤根。前两次结合间苗、补苗。次年1月上、中旬部分叶片枯黄时,先扯去地上部分(产区称“薅冬药”),然后清洁田间,耙松表土,用行间泥土壅根,以利根茎安全越冬。

2、追肥 结合前三次中耕各施追肥1次,每亩施畜粪水15002000kg,混入发酵的饼肥液50kg,加适量水稀释后穴施。第3次追肥后用草木灰、土肥、腐熟饼肥等混合肥料,在植株旁穴施后盖土。次年3月上旬施春肥,用畜粪尿750kg、硫酸铵7.5kg、硫酸钾2.5kg淋穴,可增加根茎产量。

3、病虫害防治:

 

  (1)病害

根腐病:俗名"水冬瓜"。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多发生于生长期和收获期,危害很大。发病后根茎内部组织变成黄褐色,严重时腐烂成水漩状,并散出特异臭味;植株调萎、枯死,产区称"穿黄裙"。病株一般不成片。防治方法:挖取抚芎时,剔除"水冬瓜",选留健康植株;选高燥地势栽种;生长期注意排水;发病后立即拔除病株;及时采收加工;发病期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注。

 

  白粉病: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发生在7-10月。发病叶背及叶柄布满白粉,使叶变黄枯死。防治方法:轮作、休闲、注意浇水施肥;发病时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

 

  叶枯病:又名斑枯病,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发生在5-7月。发病后,叶上产生褐色的不规则的斑点,致使叶片焦枯。防治方法: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菌核病: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多发生于5月。由种子带菌和土壤过于潮湿所致。发病后,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根茎腐烂,茎杆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稍凹陷,逐步腐烂,直至全株枯死倒伏。防治方法:做好苓子培、选工作;实行轮作;提前收获;注意排水;发病初期用50%氯硝铵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石灰7.5-10公斤拌匀撒于病株茎基及周围地面。

 

  (2)虫害

川芎茎节蛾:每年发生4代,幼虫从心叶或叶鞘处侵入茎杆,咬食节盘,危害很大,尤其育苓种期间更加严重。坝区危害造成缺苗。防治方法:山区育苓期间,随时掌握虫情,及时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喷药时,着重喷射叶心和叶鞘,以消灭第1代和2龄前幼虫;坝区栽种前,除严格选择苓子外,应采取烟骨头、麻柳叶、敌百虫、乐果乳油等水溶液浸种消毒。

 

  种蝇:属双翅目花蝇科。幼虫危害根茎,致使全株枯死。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发生时用90%敌百虫800倍液浇灌根部每101次。

 

地老虎:又名地蚕、乌地蚕等,为鳞翅目夜蛾科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以幼虫危害,咬断根茎。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灯光诱杀成虫;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等浇灌;人工捕捉或毒饵诱杀。

 

四、采收加工

   不同地区收获时间不尽相同,从6月末至8月不等,但均在根茎长成、茎叶开始枯萎时收获。收获时割去地上茎秆,挖出地下根状茎,抖净泥土,在田间稍晒后,运回加工。加工可分晒干或烘干,以烘干为好。烘时火力不可太大,以免烘焦,一般用60℃左右的温度即可。每天翻动1次,并将半干的拣出来,用撞兜撞1次,撞落残茎和须根。继续烘干时,下层放新鲜根茎,上层放半干根茎。等上层全干后,再将上、下层分别撞1次,上层经2次撞后即可除尽泥土、残茎及须根,选出干燥完全的即为成品药材,未全干的放在上层继续烘干,直到全部干燥为止。成品以个大、质坚、无须根、香气浓厚、油性大者为佳。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