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undefined
  • undefined
  • undefined
  • undefined

编号 :

385

山茱萸种苗

零售价

¥ 2.8

市场价

¥ 0


重量

0

数量
-
+

库存剩余

90

  • 产品描述
    • 商品名称: 山茱萸种苗
    • 商品编号: 385

    【品种简介】

      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叶对生,纸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叶柄细圆柱形,上面有浅沟,下面圆形。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总苞片卵形,带紫色;总花梗粗壮,微被灰色短柔毛; 花小,两性,先叶开放;花萼阔三角形,无毛;花瓣舌状披针形,黄色,向外反卷;雄蕊与花瓣互生,花丝钻形,花药椭圆形;花盘无毛;花梗纤细。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椭圆形,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3-4月;果期9-10月。[1]

    产中国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400-1500米,稀达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在四川有引种栽培。该种(包括川鄂山茱萸)的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供药用,味酸涩,性微温,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效益分析】

       山茱萸树的寿命很长,百年以上仍可正常结果。它具有结果早、产量高、适应性强、管理省工等特点,除花期怕寒冷侵袭外,产量比较稳定,栽值后一般4-6年挂果,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一株成年树平均每株产鲜果10公斤,折算成干果2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格20/公斤计算,每株产值40元左右。亩种110株,亩产值在4000元以上。

    【销售渠道】

    本公司负责销售订单内全部产品。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育苗地宜选择背风向阳、光照良好、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或平地。土壤应为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近水源、灌溉方便的地方,土壤酸碱度应为中性或微酸性。不宜连作。栽植林地以中性和偏酸性、具团粒结构、通透性佳、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及多种矿质营养元素、较肥沃的土壤为宜。海拔在200~1200m之间的背风向阳的山坡,且坡度不超过20°~30°。高山、阴坡、光照不足、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等处不宜栽培山茱萸。

      2、整地

      育苗地选好后,应在入冬前进行一次深翻,其深度以30~40cm为宜,播种前每亩可施土杂肥25003000kg和充分发酵的饼肥50kg,做畦,畦宽1.2m、沟宽30㎝,高25cm,畦面呈瓦背形。对易发生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的育苗地,整地时每亩可撒辛硫磷粉剂1.5kg防治地下害虫,用50%多菌灵0.5㎏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治苗圃立枯病。

      栽植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等方式,然后挖栽植穴,穴的大小规格为50㎝×50㎝×50㎝,按行株距3x2米开穴,每亩挖穴110个。

     

      二、繁殖方法

      山茱萸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压条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等。生产上主要采用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

      1、种子繁殖

      (1)选种与种子处理

      要选择树势健壮、冠形丰满、生长旺盛、抗逆性强的中龄树作为采种母株。在成熟季节,采集果大肉厚、子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果实,晒3~4天,待果皮柔软后剥去皮肉,然后每公斤种子用漂白粉15g,放入清水内拌匀,溶化后放入种子。根据种子多少加水,水高出种子12cm左右,每日用棍搅拌45次,让其腐蚀掉外壳的油质,使外壳腐烂,浸泡至第3天,捞出种子拌入草木灰,即可育苗或直播。

      (2)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一般在春分前后进行,将已萌发的种子播入苗床。按25cm的行距开沟,沟深为5cm,把种子均匀撒播沟内,上盖34cm厚的土杂肥。每亩苗地需种子4060kg。播后注意保持土壤湿度,一般4050天即可发芽出土。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现34对真叶时,间苗除草23次,保留株距7cm67月追肥2次,结合中耕于傍晚或雨后每亩施尿素4kg。苗高1020cm时如遇干旱、强光天气要注意防旱遮荫。入冬前浇一次封冻水,在根部培施土杂肥,以保幼苗安全越冬。如水肥管理及时,一年生苗高可达70cm以上。翌年“春分”前后移栽定植。

      2、嫁接繁殖

      山茱萸是种内嫁接,亲缘关系近,亲和力强,成活率可以达到70%以上,且苗木生长良好。方法有芽接和枝接,生产上以芽接为主。

      通常采用“T”字形盾芽嵌接法。在79月进行,砧木采用优良品种的实生苗。接穗采用已经开花结果,且生长健壮,果大肉厚,无病虫害壮龄母树上的枝条。方法是:在接穗芽的上方约0.5cm处横切一刀,深入木质部,然后在芽的下方约1cm处向上削芽(稍带木质部),接在砧木的嫁接部位,选择光面,最好在北面,横切一刀,然后在切口往下纵切一刀,使成为“T”字形,深至木质部,轻剥开树皮,将芽皮插入“T”字形切口内,最后用薄膜自下而上包扎,露出芽眼,打活结,到第2年萌芽时立即解扎,以后加强管理,适时进行中耕除草追肥,促进苗木生长,待苗高30cm以上即可出圃移植。

     三、 移栽定植

      1、栽植密度

      既要充分利用有限土地,又要确保山茱萸正常生长,按行株距3米x2米开穴,每亩挖穴110个,每亩宜栽植110株,条件好的栽培地宜稀一些,条件差的栽培地可以密一些。

      2、栽植时期

      栽植季节于山茱萸休眠期。此时气温、水分都处于逐渐上升阶段,是最适宜的栽植期。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进行。1月以后移栽,成活率明显降低。

      3、栽植方法

      起苗应选择阴天进行,苗根带土,栽植前进行根系修剪并蘸泥浆,保护苗木不受损伤,根系不能暴晒和风吹,在备好的栽植穴内,每穴施厩肥2kg,与土拌匀施入。如苗木根系过大,应对栽植穴进行修整,避免根系弯曲,埋土至苗株根际原有土痕时轻提苗木一下,使根系舒展,扶正填土踏实,浇定根水,有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

      1、扩穴培土

      山茱萸定植后,要及时扩穴培土,扩大树盘,熟化土壤,给根系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增大吸收养分的范围。幼树生长的前几年,于植穴外进行深度为30~40cm的扩穴改土,以利于幼树根系的生长。

      2、间种

      在山茱萸定植后的3~4年,可利用其株行距间的空隙套种矮杆农作物、绿肥作物或其它草本药材。

      3、中耕除草

      栽植后的前3年,每年可视情况,中耕除草23次,全面整理的园地,可以结合间种的农作物进行,操作时应注意不要伤害幼树和根系。

      4、施肥

      施肥应根据山茱萸的生长习性和长势、结果多少进行适期、合理的施肥,并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土壤施肥与叶面喷肥配合施用。

      5、整形修剪

    山茱萸栽植后,若任其自然生长,常导致主枝过多,相互交叉重叠,枝干紊乱,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性差,致使结果多限于树冠外围和上部,这是造成山茱萸单株产量低及大小年的重要原因。通过整形修剪,可调整树体形态,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调节山茱萸生长与结果、衰老与更新及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以达到早结果、多结果、稳产优质、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① 自然开心形

      山茱萸定植1~2年后,从丛生枝中选留1个生长粗壮的枝条,离地面1米处剪去顶梢作主骨架。第一年当夏季枝条抽发20厘米时,分三个不同的方向选留生长健壮的3个枝条作为主枝,第二年夏季,在主枝叶腋间选留24个分枝,培养成为副主枝,使其向不同的方向生长。依次延长顶梢,在副主枝上放出侧枝。通过35年整修,就能形成树冠扩展,外圆内空,透光通风,低于矮冠,采果方便,稳产高产的山茱萸树。

    ② 主干分层形

      选直立粗壮的中央茎作为主干,定干高度60~80厘米,树体高度控制在3米左右。于第一年选留34个分布均匀并向不同方向生长的健壮侧枝,培育成为第一层主枝,按照此法连续3年,共培养三层主枝。最后短截中央主干枝,控制生长高度,矮化植株,培育数量较多的果枝,使山茱萸高产。

      6、疏花

      山茱萸开花量大,营养物质消耗多,从而使坐果率降低,并出现大小年现象,为此在结果大年时,除冬季重截枝、控制花量外,3月开花时可进行疏花。具体方法是:根据树冠大小、树势的强弱、花量多少确定疏除量,一般逐枝疏除30%的花序,即在果树上按710cm距离留12个花序,可达到连年丰产结果的目的。在小年则采取保果措施,即在3月盛花期喷0.4%硼砂和0.4%的尿素。

      7、灌溉

      山茱萸在定植后和成树开花、幼果期,或夏、秋两季遇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保证幼苗成活和防旱落花落果,造成减产。

        8、激素和微量元素的应用

      为了提高坐果率,在盛花期至幼果期喷施10~30毫克/P51,可提高坐果率18%;30毫克/升赤霉素及D-萘乙酸能提高坐果率6%;0.1%0.2%硼酸能提高坐果率5.4%。应用激素务必几种药交叉使用,单独应用效果欠佳。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

      危害山茱萸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角斑病、灰色膏药病等。

    ① 炭疽病:又名黑斑病、黑果病、黑疤痢。幼果发病(果炭疽),多从果顶侵入,病斑从果顶向下扩展,病部黑色,边缘红褐色,病斑逐渐扩展至全果,果实变黑干缩,多不脱落。成果发病,病斑初为棕红色小点,病斑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黑色凹陷病斑,病斑边缘红褐色,外围有红色晕圈。病菌侵害叶片(叶炭疽),初为红褐色小点,以后扩展成褐色圆形病斑,直径约14mm,病斑边缘红褐色,外围有褪色晕圈,病斑常穿孔脱落。果炭疽病发病盛期为68月,叶炭疽病发病盛期为56月。防治方法: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栽培,不可过密;加强管理,病期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促株健壮,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危害。清除落叶、病僵果深埋或烧毁,减少侵染病源。发病初期用12200波尔多液喷洒。

    ② 角斑病: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正面出现暗紫红色小斑,病斑边缘不明显,仅为表皮细胞变色,叶背面无症状;果实发病,为锈褐色圆形小点,直径在1mm左右,病斑数量多时,连接成片,使果顶部分成锈褐色,仅侵害果皮,病斑不深入果肉。从5月发病,一直危害到10月末,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防治方法:加强苗期管理,套种豆科植物,可壮株减害;清除病叶,通风透光,减少侵染病源;增施磷钾肥和农家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5月份树冠喷洒12200波尔多液保护剂,每隔10151次,连续3次,或者喷50%可湿性退菌特8001000倍液。

    ③ 灰色膏药病:此病一般发生在20年以上的老树树干或枝条上,病斑贴在枝干上形成不规则厚膜,像膏药一样,故称膏药病。凡土壤贫瘠,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通风透光性差,植株长势较弱时发病严重。防治办法:加强养护管理,调整林木密度,密度过大的要进行去弱留壮,去小留大,以调节光照条件,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对病老株合理修剪,去掉病老枝,更新植株,保留内膛发出的生长枝,逐步替换病重枝干,减少病菌来源;用刀刮去菌丝膜,在病部涂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石灰乳,在伴生病菌的介壳虫发生期树冠喷洒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防治;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保护,每隔10141次,连续多次。

      (2)虫害

      危害山茱萸的害虫主要有绿尾大蚕蛾、大蓑蛾、山茱萸蛀果蛾、黄刺蛾、木尺蠖、绿腿腹露蝗、大青叶蝉、小绿叶蝉、斑衣蜡蝉等。

    ① 绿尾大蚕蛾:又名水青蛾、燕尾蛾、大青虫。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半透明斑点、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可把全叶吃光,高龄幼虫还能把叶柄吃掉,对山茱萸药树的正常生长、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常于5月中旬~10月上旬发生。防治方法:山茱萸药树应避免与其他林木药材如枫杨、榆树、核桃或杜仲、牡丹、芍药等混栽,以利于管理和防治;在成虫发生期,使用黑光灯诱杀;发病初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在产卵盛期人工摘卵或幼虫盛发期人工捕捉。

    ② 大蓑蛾:又名大袋蛾、皮虫、避债蛾、袋袋虫、布袋虫。幼虫以取食叶片为主,也可食害嫩枝和幼果。食叶时可咬成孔洞、缺刻,甚至将叶片吃光仅剩枝条,严重影响开花结果和药材生长。8、9月份幼虫进入高龄暴食阶段,危害严重。防治方法:人工摘除虫囊;幼虫盛期喷90%晶体敌百虫8001000;注意保护幼虫期和蛹期的各种寄生性及捕食性天敌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③ 山茱萸蛀果蛾:又名石枣虫、萸肉虫、药枣虫。其幼虫在果内将果肉蛀成纵横虫道,蛀空的果实内堆满虫粪,其危害随果实成熟而加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为危害高峰期。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早期落果,果实成熟时,适时采收,可减少越冬虫口基数;2.5%敌百虫粉剂处理树干周围的土壤,可以起到杀死蛹和入土幼虫的目的。

    ④ 黄刺蛾:又名洋辣子、毛辣虫。以幼虫食叶为害,4龄以后可取食全叶、仅留主脉及叶柄,严重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药材产量,甚至造成寄主的枯死。常于6月下旬~9月下旬危害。防治方法:结合冬季剪枝或人工消灭越冬虫茧;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初龄幼虫群集叶背危害时,可人工摘除;发病初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

    ⑤ 木尺蠖:又名量尺虫、造桥虫、吊丝虫等。幼虫以叶为食,造成枝梗光秃,树势衰弱,被害严重的当年不能结果,已结的果实也因营养不良而脱落。幼虫危害期(7月上旬到10月上旬)长达3个月左右。防治方法:开春后,在树干周围1m范围内挖土灭蛹;在幼虫发生初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成虫期用2.5%溴氰菊酯25005000倍液喷施。

    ⑥ 绿腿腹露蝗:又名蚱蜢。危害山茱萸叶子,常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其叶子吃光,只留下叶脉,影响生长和果实的成熟。6~7月最盛。防治方法:入秋后至来年4月上旬结合积肥铲土、沤肥杀灭虫卵;12龄幼蝗集中危害时人工捕杀;在早晨有露水时喷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

    ⑦ 大青叶蝉:又名大青叶跳蝉。成虫、幼虫主要危害叶片。7、89月为严重危害期,防治方法: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清除药材园内及周围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基数;发病初期可用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⑧ 小绿叶蝉:又名小绿叶跳蝉、小绿浮尘子。成虫、幼虫主要危害叶片。8月上、中旬危害最重。防治方法:同大青叶蝉。

    ⑨ 斑衣蜡蝉:又名红娘子、斑衣、椿皮蜡蝉、樗鸡。成虫、幼虫皆可在幼嫩枝条或叶片上刺吸汁液。被害处茎叶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小斑点,逐渐变成黑褐色多角形枯死斑。常于4~5月开始危害。防治方法:冬季刮除或用木锤击杀枝、干上的越冬卵块;发病初期可用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六、采收加工

      1、采收

      当山茱萸果实由青变黄,大部分为红色,树体稍经晃动,果实就自然落下,这就证明果实已充分成熟,便可采收。果实采摘的早迟对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过早采摘,果肉干瘪,颜色不鲜,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不易捏皮。过晚易被鸟啄、鼠盗、落果减产。果实成熟时,枝条上已着生许多花芽,因此采收时,应动作轻巧,注意保护枝条及花芽,做到不损芽,不折枝,一束束地往下摘,以免影响来年产量。

      2、加工

      山茱萸的加工过程分为:净选、软化、去核和干燥。

      (1)净选

      用手挑去鲜果中的枝叶、果柄等杂质。

      (2)软化

      山茱萸鲜果的果皮、果肉质地较硬,必须软化后才能去核。软化是通过加热使果实质地变软,降低果肉与果核之间的附着力,使果肉与果核易于分离。软化的方法可水煮、蒸法、火烘。采收后除去枝梗和果栖,用炭火烘焙至果皮膨胀,冷后捏去种子,再将果肉晒干或烘干即成;也可将鲜果置沸水中煮10-15分钟,捞出置冷水中,捏出种子,或将鲜果置蒸笼内蒸5分钟,捏出种子。

      (3)去核

      将加热软化后的果实用手挤去果核。

      (4)干燥

      在日光下晒,起初1小时每隔10分钟翻动一次,随后可逐渐减少翻动次数,待晒至七八成干后每半小时翻动一次,至手翻有沙沙响时,收起,稍放,置适宜容器中密封保存。

      3、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4、商品规格

      山茱萸不分等级,商品规格为统货,干货。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表面鲜红、紫红至暗红色,皱缩,有光泽。味酸、涩、微苦。果核果梗等不超过3%,无杂质,无虫蛀、无霉变。一般以肉质肥厚、色红、油润者为佳,肉薄色浅者次。商品含水分不超过18%

    关键词:
    • 山茱萸种苗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