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undefined
  • undefined
  • undefined

编号 :

199

白芍

零售价

¥ 25

市场价

¥ 0


重量

0

数量
-
+

库存剩余

96

  • 产品描述
    • 商品名称: 白芍
    • 商品编号: 199
     
    1别名

    花子、白芍药、金芍药。

     

    2概述

    白芍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收载。英文名Padix Paeoniae Alba

    白芍是我国常用四十种大宗药材之一,用量巨大,在中药材品种中位居前列,也是为我国出口创汇最多的品种之一。白芍除广泛应用于药用临床配方外,也是诸多中成药的必要原料。

    3产地分布

    白芍的产地十分集中,在安徽的亳州市方圆20公里左右范围之内,分布着全国生产总量的90%左右。亳州周边县市的部分地区及山东荷泽,也有种植的习惯,但数量不大,质量较次。近几年,在全国大量发展药材种植的影响下,山西、河南、东北等省市也有一定数量的种植,但受技术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理想。

     
    4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根粗肥,通常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无毛。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密生骨质白色小齿,下面沿脉疏生短柔毛;花顶生和腋生,苞片4-5,披针形;萼片4,花瓣白色或粉红色,9-13片,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3-5,分离。 果3-5枚,卵形,先端钩状向外弯,无毛或被浓密白毛。
    5生态环境
    芍药一般多生长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多见于阳坡。
    6生物学特性

    芍药适宜温暖湿润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温、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温14.5度、7月均温27.8度、极端最高温42.1度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芍药是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伸张发育旺盛时期。

    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是芍药 含量最高时期。

    芍药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播种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翌春破土出苗。

    7生长习性
    芍药适宜温暖湿润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温、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
    8生长周期
    白芍生长周期较长,一般为4-5年。
    可亩产干品800-1000公斤,亳州地处平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史上很少出现过大的自然灾害。由于当地种植历史十分悠久,种植、加工生产技术娴熟。
    9采收加工

    1、采收,白芍于栽种后3或5年采收。采收期,浙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安徽、四川等地为8月间;山东为9月间。过迟根内淀粉转化,干燥后质不坚实,质地清泡。采收选择晴天,割去茎叶,挖出全根。除留芽头作种外,切下芍根,加工药用。一般亩产干根600-800公斤。

    2、加工,将白芍根大、小分开,在沸水中烫泡5-15分钟,汤时勤翻动,待白芍根皮发白、无生心、有香气时,迅速捞起放在冷水中浸泡,随即取出刮去外皮,切齐两端,依粗细分开晒干。也可先刮去外皮而后煮,在晒干。晒芍是加工的重要环节,如晒的太猛,则外干内湿表皮干列,易发霉、变质。一般早上出晒,中午阴干3小时后,下午3点后在出晒,晚上收进堆起,并用麻袋或草席覆盖,以利芍根内部潮气逸出;次日在出晒,如此反复,直至内外干透为止。芍药煮后,如遇雨不能及时出晒,可用硫磺熏(每100公斤芍药用1公斤硫磺),熏后堆放于通风处;切忌堆置,否则芍根表面就会变质发粘。如遇久雨,每天可用火烘1-2小时。如发现芍根表面起滑、发霉,应迅速置于清水中洗刷干净,并用文火烤干,到有太阳时再晒。

    10储藏养护

    白芍用麻袋包装,每件50公斤左右,置阴凉通风处干燥处贮藏,适宜温度在30度以下。

    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1-13%。

    本品富含淀粉,易生霉,虫蛀,变色。吸潮后颜色变暗,表面可见霉斑。为害的仓虫有褐粉蠹、磷毛粉蠹、竹蠹、短角褐毛皮蠹、烟草甲、家茸天牛、玉米象、咖啡豆象等10多种。

    储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发现吸潮、生霉或虫蛀,立即折垛通风或晾晒。高温高湿季节,

    宜选干燥库房,地面铺厚约30厘米左右的干砂,将商品分层加干砂埋放;或装入缸中密封保藏。条件好的地方可将商品密封抽氧充氮或用磷化铝、溴甲烷熏蒸预防害虫。

    11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白芍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明显层环,呈射线状。气微,味微苦、酸。

    规格标准:
    据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白芍分白芍和杭白芍两个品别。

     

    白芍

    一等 白芍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去净栓皮,两端整齐,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类白色或白色。味微苦、酸。长8厘米以上,中部直径1.7厘米以上。无芦头、花麻点、破皮、裂口、夹生、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呈圆柱形,直或稍弯,去净栓皮,两端整齐。表面了白色或淡红棕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类白色或白色。味苦、酸。长6厘米以上,中部直径1.3厘米以上。间有花麻点;无芦头、破皮、裂口、夹生、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 干货。呈圆柱形,直或弯,去净栓皮,两端整齐。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质坚,体重。端面类白色或白色。味微苦、酸。长4厘米以上,中部直径0.8厘米以上。间有花麻点;无芦头、破皮、裂口、夹生、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 干货。呈圆柱型。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断面类白色或白色。味微苦、酸。长短粗细不分,兼有夹生、破条、花麻点、头尾、碎节或没去净栓皮。无枯芍、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杭白芍

    一等 干货。呈圆柱型,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米黄色。味微苦、酸。长8厘米以上,中部直径2.2厘米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呈圆柱型,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米白色。味微苦、酸。长8厘米以上,中部直径1.8厘米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 干货。呈圆柱型,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米白色。味微苦、酸。长8厘米以上,中部直径1.5厘米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 干货,呈圆柱形,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米白色。味微苦、酸。长7厘米以上,中部直径1.2厘米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五等 干货,呈圆柱形,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米白色。味微苦、酸。长8厘米以上,中部直径0.9厘米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六等 干货,呈圆柱形,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米白色。味微苦、酸。长短不分,中部直径0.8厘米以上。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七等 干货,呈圆柱形,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米白色。味微苦、酸。长短不分,中部直径0.5厘米以上。间有夹生、伤痕;无梢尾、无枯芍、芦头、栓皮、空心、杂质、虫蛀、霉变。

    12性味功能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之功能。用于头脑眩晕、肋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症。不宜于藜芦同用。
    13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1、呈圆柱形,长5cm-18cm,直径1cm-3cm。

    2、表面浅红棕色或类白色,光滑,隐约可见横长皮孔及纵皱纹,有细根痕或残留棕褐色的外皮。

    3、质坚实,不易折断。

    4、断面类白色或微红色,角质样,形成层环明显,木部有放射状纹理。

    5、气微,味微苦而酸。

    以根粗、坚实、无白心或裂隙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类白色。

    1、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

    2、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11μm-35μm,有的一个细胞含2至数个簇晶,也有含晶细胞纵列成行。

    3、木纤维长梭形,直径15μm-40μm,壁厚。

    4、导管为具缘纹孔或网纹,直径20μm-65μm。

    理化鉴别:
    取粉末0.5g,加水3ml振摇,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取粉末0.5g,加乙醚5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10ml,置水浴上蒸干,加醋酐1ml与硫酸4-5滴,先显黄色,渐变成红色、紫色,最后呈绿色。

    取粉末0.5g,加乙醇5ml,冷浸24小时,过滤,取滤液点样。吸附剂为硅胶G, 展开剂为氯仿-甲醇-乙酸乙酯(8∶4∶1),展距18cm。 显色剂用新配制的茴香醛∶甲醇∶硫酸(5∶80∶15),喷雾后加热,芍药苷显深紫色。

    14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一般多选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以玉米、小麦、豆类、甘薯等作物较好。栽前要求精耕细作,耕深20-40厘米,耕翻1-2次,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500-4000公斤作基肥,耙平,做成宽1.3-2.3米的高畦。如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畦宽可1米左右,20-30厘米畦间排水沟深。畦长视地形而定。北方多做平畦。(二)种植方法
    1、分根繁殖 收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下,选形状粗大、不空心、无病虫害的芽盘,按大小和芽的多少,顺其自然生长形状切成数块,每块芽2-4个,作种。芍芽下留2厘米长的头,以利生长,一般收1亩芍芽头,可栽3-4亩。

    芍芽头最好随切随栽,如不能及时栽种,应暂时贮藏。在室内选阴凉高燥通风处,于地上铺湿润细砂土,将芽头向上堆放,再盖湿润砂土贮藏。或在室外挖坑贮藏。下雨时注意排水,以免霉烂。

    芍药8-10月种植,过晚芍芽头已发新根,栽植时容易弄断,影响来年生长。按芍芽头大小分别栽植,便于管理。行株距50×30厘米,每亩栽4000-4500株。穴栽,每穴放芽头1-2个,埋在地下3-6厘米为宜,盖熏土并施人粪尿,覆土细堆成馒头状小堆,以利越冬。翌年3月上旬前后,芍芽萌发前平土。

    2、种子繁殖 单瓣芍药结实多,8月上、中旬种子成熟时,于 果微裂时及时采摘,随采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9月中、下旬播种。幼苗生长2-3年后进行定植。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生产上应用较少。

    关键词:
    • 白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