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栀子,又名栀子、山栀子、红栀子、枝子、山枝子、黄枝、黄枝子、黄果树。黄栀子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栀子。果入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能,内服主治热病高烧,心烦不眠,实火牙痛,口舌生疮,鼻规,吐血,眼结膜炎,疮疡肿毒,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蚕豆病,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扭挫伤。根入药主治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栀子花枝叶繁茂,花朵美丽,香气浓郁,为庭院中优良的美化材料,还可供盆栽或制作盆景。以其果实为原料提取天然色素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和出口。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植物学特性: 黄栀子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00200厘米,喜酸性土壤,在丘陵山地普遍能生长。根淡黄色。多分枝。植株平滑,枝梢有柔毛。干灰色,小枝绿色,叶对生或主枝轮生,披针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4厘米,革质而有光泽。花单生枝顶或叶腋,有短粳,花萼呈圆筒形,单生花瓣57枚,白色,肉质,浓香,夏初开花;花冠高脚碟状,6裂,肉质。果实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具6纵棱,成熟时呈金黄色或橘红色。种子扁平,直径约0.5厘米,外有黄色胶质物。花期68月,果熟期10月。 黄栀子性喜温暖,湿润,好阳光,但又要避免阳光强烈直射,喜空气温度高而又通风良好,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是典型酸性土壤植物。不耐寒。栀子对二氧化硫有抗性,并可吸硫净化大气,0.5千克叶片可吸硫0.0020.005千克。
栀子适应性强,易栽易管,加工储藏方便,经济效益高,一般造林3~5年后,每亩鲜果产量可达250~350公斤,集约经营的可达600公斤以上。
3、栀园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