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简介】
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柄长2至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行气宽中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紫苏叶是一种在中国南方湛江吴川地区广为使用的美味的调味品,人们常常用它的叶子来做菜,它的美味经常和蛤蒌相提并论。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中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
【功效与用途】
1.药用方面
紫苏全身是宝,紫苏子、紫苏叶、紫苏根、紫苏梗都可入药,带叶的嫩枝还可以食用,紫苏叶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紫苏子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紫苏梗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2.食用方面
紫苏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B2。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强增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防病能力,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
苏子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脂肪多为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组成,对心血管病患者大有裨益,可以煲粥。
【效益分析】
紫苏生产周期1年,全身是宝。紫苏子、紫苏叶、紫苏根、紫苏梗都可入药,带叶的嫩枝还可以食用,可做成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且还有保健的功效,现市场苏叶统货810元,苏子1820元,紫苏根810元,紫苏桔23元。每亩苏叶可产200250公斤,已现在市场价10元,效益在2500元左右,每亩苏子产100公斤,现市场价18元,效益在1800元左右,苏梗亩产200公斤,现市场2元,效益在400元,紫苏根亩产50公斤,现市场8元,效益在400元,紫苏每亩除去施肥管理费用,还有45004800元的收入。
【销售渠道】
本公司负责销售订单内全部产品。
【种植技术】
一、 生物学特性
紫苏喜通风、向阳、温暖气候,一般寒冷地区也能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一般砂质壤土、黄黏土、房前屋后、院内、水沟旁、路边零星土地均可种植。新种子发芽率达90%,在18~20℃和有足够湿度条件下,播后10天左右即可出苗。种子千粒重0.869。种子不耐贮藏,一般贮藏条件。种子发芽有效年限为一年。
二、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排灌方便的疏松土地,利用房前屋后、路旁、河边处空闲零星地块种植。按每亩施2500~4000kg基肥,捣细撒于地内,深耕24cm,耙细整平,做90cm宽平畦,南方1m宽高畦。旱时先向畦内浇水,待水渗下后,表土稍松散时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