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简介】肉苁蓉,别名大芸、肉松蓉、纵蓉、地精、金笋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Y.C.Ma)的干燥带鳞叶片的肉质茎。肉苁蓉为贵重滋补中药材,营养延年之佳品。长期以来,在国内外供不应求,被誉为"沙漠人参"。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陕西。肉苁蓉性温,味甘、咸。归肾、大肠经。具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等症。
【种植技术】
一、生长习性
肉苁蓉喜干旱少雨气候。具有抗逆性强,耐干旱。喜长日照、积温高、昼夜温差大的特性,地下水充足的生长发育良好。喜生于轻度盐渍化的松软沙地上,一般生长在沙地或半固定沙丘、干涸老河床、湖盆低地等,生境条件很差。适宜生长区的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土壤以灰棕漠土、棕漠土为主。寄主梭梭为强旱生植物。肉苁蓉多寄生在其30100厘米深的侧根上。生于海拔2251150m的荒漠中,寄生在藜科植物梭梭、白梭梭等植物的根上。寄生点通常有几个不明显的芽,无自养独立根系,靠吸盘索取寄主的营养维持生长,在地下发育分化。前期生长迟缓,第3年后长势加快,其中一个形成较大的肉质茎。采挖时,如不破坏寄生点及其根部,次年将生长出新的成年植株。
物候期:肉苁蓉种子以风力或洪水携带传播,在沙地裂隙或被沙土盖后接触寄主根部。4月中、下旬出土抽苔,鳞片及苞片见光后产生叶绿素,逐渐变为浅绿色,进行光合作用,以补充开花结果时需要的养分。成年植株56月开花结果,种子成熟后,整个植株逐渐中空枯萎,次年在寄生点长出新的植株。
二、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在野生棱梭东侧或东南侧方向挖苗床,距寄主5080厘米处,苗床大小不一,长12m,宽1m左右,深5080厘米;或寄主密集处,呵挖一一条大苗床沟围绕许多株寄主,将种子点播于苗床上,施入骆驼粪、牛羊粪等,覆土3040厘米。上面留沟或苗床坑,以便浇水。人造棱梭林生长整齐、成行,可在植株两侧开沟作苗床。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诱导寄主根延伸到苗床上。春天或秋天播种,第二年部分苗床内有肉苁蓉寄生上,少数出土生长,大部分在播种后24年内出土、开花结果。
三、栽培管理
1、选地:肉苁蓉为沙生植物,应选择阳光充足、雨量少、排水良好、昼夜温差大的沙漠丘陵种植。
2、选寄主:肉苁蓉为多年生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土壤、气候条件都有一定的选择性较适宜的寄主为梭梭、红柳、碱柴等。寄主可利用天然梭梭、红柳等,也可人工定植梭梭、红柳,23年后接种肉苁蓉。
3、接种方法
(1) 结合造林接种肉苁蓉
造林时,将种子纸横放在造林坑的一头,吸水纸面向上,然后回填适量土,将寄主定植于造林坑的另1头,回填土踩实。
(2) 在原有寄主上接种
在野生寄主外根系密集区,挖长40cm、宽30cm、深4080cm的坑,放入种子纸,吸水面向上,回填土至坑沿10cm左右,利于贮存雪水或雨水。
(3) 人工寄主接种
人工培育的梭梭、红柳株距为1.5m,行距3m,密度140株/667㎡以上。可在植株两侧开沟作苗床,接种后保持苗床湿润,诱导寄主延伸到苗床上。
肉苁蓉一般春秋季接种,接种后开始生长,在第2年少数出土,大部分在24年内出土并开花结实。
4、田间管理
(1) 人工造林区管理:寄主造林初期可适量灌水,不宜多,保证寄主正常生长;以后每年根据降雨量适量灌水12次。施肥以厩肥为主,禁施化肥,以保证肉苁蓉野生品质。
(2) 野生寄主区管理:沙漠地带风大,寄主根经常被风吹后裸露,要注意培土或用树枝围在寄主根附近防风,苗床要保持湿润,人工拔除其它植物。肉苁蓉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
5、病虫害防治
(1) 梭梭白粉病:多发生在78月,危害嫩枝,可用生物制剂300倍液或25%粉锈宁4000倍液喷雾;梭梭根腐病:多发生在苗期,危害根部,发生期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
(2) 种蝇:发生在肉苁蓉出土开花期,幼虫危害嫩茎,并能蛀入地下茎基部,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地上部喷雾或灌根;
(3) 大沙鼠:啃食寄主枝条或根部,使寄主死亡。可用毒饵诱杀或捕杀。
6、采收
每年46月,当肉苁蓉出土应及时采挖,采挖时尽量保证肉苁蓉的完整。为减少寄主植物损伤,在采挖时应选择肉苁蓉与寄主相连的外围挖坑至肉苁蓉底部,在不断开苁蓉与寄主的连接点的前提下,从连接点向上58cm截取上部,然后回填土,稍加踩实。这样可保证肉苁蓉接种1次,稳产期达57年。
7、晾晒
将顶头变色的肉苁蓉用开水烫头或切除变色头,然后将肉苁蓉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或其它非金属器具上晾晒,每天翻动23次,防止霉变,晒至完全干(含水量在10%以下)即可收集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