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
【别名】七叶一枝花、滇重楼、华重楼、七叶莲、铁灯台
【性味】味苦,性微寒;有小毒。
【归经】归肝经。
【产地】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北、江西、福建、陕西等地。
【种植季节】春、秋季。
【性状特征】本品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300px,直径1.0-112.5px。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顶端具鳞叶和茎的残基。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性或角质。气微,味微苦、麻。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防癌抗癌。主治胃痛,阑尾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乳痈、蛇虫咬伤、跌打损伤、瘀肿疼痛,以及肝热生风、惊风、癫癎、脱肛、肺痨咳嗽等症。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神经性皮炎、子宫出血、静脉炎、男性乳房肿块、多种癌症可辨证用之。
《本草纲目》对七叶一枝花的解读为消痈之功称赞有加,并以俗谚谓: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著,一似手拈拿。
【药理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水煎剂有抑菌止咳作用;皂苷部分有抗癌作用,并有镇痛和镇静作用。还有抗菌、杀精子、止血、加强子宫收缩等作用。有小毒。
【用量用法】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禁忌】虚寒证、阴性疮疡及孕妇禁服。①本品有小毒,过量可致中毒,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见痉挛抽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故不宜超量、久服。
②体虚或无实火热毒者、阴证疮疡均忌用。孕妇忌用。儿童慎用。
【灵验药方】
1、治乳痈乳岩:重楼9克,生姜3克。水煎兑白酒少许为引服,另用芹菜适量捣烂敷患处。(《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2、治喉痹:重楼根茎0.6克,研末吞服。(《浙江民间草药》)
3、治咽喉肿痛:重楼6克,桔梗、牛蒡子各9克。水煎服。(《华山药物志》)
4、治扭伤瘀肿:重楼,酒磨浓汁,涂擦伤处,日数次。(《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5、治慢性气管炎:重楼6克,捣粉,另用地龙9克,盐肤木30克,煎汁送服。(《浙南本草新编》)
6、治肺痨久咳及哮喘:重楼25g,猪肺500g,盐适量。猪肺洗净,切片,放入砂锅中.,加清水和重楼一起炖煮,去渣,食猪肺,喝汤。
7、治带状疱疹:重楼、朱砂各适量,雄黄少许,白酒少量。将重楼、朱砂和雄黄研成细末,用白酒搅拌均匀,涂抹于患处。
8、治蛇咬伤:重楼10g。研成细末,温水送服,每日3次;另取鲜重楼掏烂,或加酒糟捣烂涂抹于患处。
9、治疮痈疔毒:重楼10g,蒲公英、金银花各15g。水煎服。
10、治咽喉肿痛:重楼8g,熊胆粉3g,冰片6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装入瓶子,用药末喷喉。
11、治热盛动风抽搐:重楼10g,钓藤、大青叶各15g。水煎服。
【食用方法】重楼含重楼皂苷A、重楼皂苷B、重楼皂苷C、重楼皂苷D、重楼皂苷E、重楼皂苷F、重楼皂苷G、重楼皂苷H,苷元为薯蓣皂苷。此外,尚含多种氨基酸、3-蜕皮素、蚤休皂苷及甾酮等成分。日常用量:3~8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1、研末
将适量重楼捣碎,加酒精混合,涂抹于患处,另取10g重楼,研成粉末,温水送服。可治蛇咬伤。
2、涂抹
将重楼、雄黄、朱砂研成粉末,加白酒搅匀,敷于患处。可治带状孢疹。
3、炖服
重楼20g,猪肺400g。猪肺洗净切片,放入砂锅中,加清水和重楼一起炖煮,去渣,食猪肺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