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
+
  • undefined
  • undefined

编号 :

211

槟榔

零售价

¥ 19

市场价

¥ 0


1别名青仔、大白等。2概述槟榔是我国主要南药品种之一,应用和栽培历史悠久。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干燥成熟种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所收载。槟榔种子称槟榔玉,此外果皮(大腹皮)、佛焰苞(大肚皮)和雄花蕊亦可入药。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我国早在西晋永兴年(公元304年)成书的《南方草木状》中已有记载:"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

重量

0

数量
-
+

库存剩余

100

  • 产品描述
    • 商品名称: 槟榔
    • 商品编号: 211

    1别名青仔、大白等。2概述槟榔是我国主要南药品种之一,应用和栽培历史悠久。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干燥成熟种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所收载。槟榔种子称槟榔玉,此外果皮(大腹皮)、佛焰苞(大肚皮)和雄花蕊亦可入药。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我国早在西晋永兴年(公元304年)成书的《南方草木状》中已有记载:"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

     
    1别名

    青仔、大白等。

    2概述

    槟榔是我国主要南药品种之一,应用和栽培历史悠久。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所收载。槟榔种子称槟榔玉,此外果皮(大腹皮)、佛焰苞(大肚皮)和雄花蕊亦可入药。

    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我国早在西晋永兴年(公元304年)成书的《南方草木状》中已有记载:"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调直亭亭,千万若一,森秀无柯。……出林邑。"宋代苏颂《图经本草》称:"槟榔生南海,今岭外州郡皆有之。""其实春生,至夏乃熟。""(种子)作鸡心状,正稳心不虚,破之作绵文者为佳尔。岭南人啖之以当果实,言南方地湿,不食此无以去瘴疠也。"明代顾自介《海槎余录》:"槟榔产于海南,唯万、崖、琼山、会同、乐会诸州县为多。"古代诗人刘穆之有赞槟榔诗:"繁实独超南国产,孤根不受北方泥,琼农本有天然利,飓毋秋风自适时"。

    我国海南岛引种栽培槟榔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20-30年代,槟榔和椰子已是海南岛两大经济作物。1932年广东省出口槟榔500多吨。后来虽因日本入侵以及旧中国一些历史原因,使槟榔生产逐渐下降,但到解放初期海南仍有槟榔1.5万多亩。

    3产地分布

    槟榔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台湾、福建、广西;海南及台湾较多。

    主产于海南琼海、万宁、屯昌、琼中、陵水、保亭、三亚。此外,海南琼山、定安、澄迈、临高、儋县、文昌、昌江、白沙、乐东;广东电白、海康、徐闻;福建厦门、沼安;云南勐海、勐腊、新平、元江、元阳、河口;广西博白等地也有种植,但产量不多。

    目前我国槟榔以海南为主,但数量较小。多数商品依靠进口,如:越南、老挝、缅甸等。

     
    4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茎干圆筒形,直立无分枝,高10-18米,胸径一般10-20厘米,叶片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节),每节相距5-10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以上。叶片顶端丛生,为羽状复叶,长1.3-2米,叶轴三棱形;小叶披针状线形或线形,表面光滑无毛,长30-7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较狭,先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环抱茎干。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叶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厘米,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花被6,雄蕊6,具退化雌蕊3。雌花较大而少,无柄,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花被6,具退化雄蕊6。坚果卵圆形、圆形、心形、卵形或长圆形,长5-6厘米,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时红色,外果皮角质,中果皮有许多平行排列的纤维组织,内果皮木质且坚硬,内有种子1枚,种子呈圆锥形或略扁平圆形,基部平坦,中央有一脐点,肉质,呈大理石花纹。
    5生态环境
    槟榔原产于热带雨林。多生长于海拨300米以下的山谷、河边、田头地角。
    6生物学特性

    槟榔喜高温、多湿、嗜肥,属热带雨林植物。根为不定根系,无主根,须根发达,每株有须根可达200余条,垂直分布深达1-2米,水平分布宽达1-1.5米,但大部分分布在50厘米的表土内。定植2-3年后,茎干露出地面,成年植株每年新生和脱落旧叶6-7片。种植7-8年开始开花结果,少数5-6年后开花结果。通常第1次只开花不结果。每年10月花芽分化,孕育花序,翌年2-6月,抽出花序。花序抽出后4-7天,苞片脱落,花序开放。雄花先开,花期20-25天,当天开放的花当天脱落,雌花后开,花期4-5天。一般靠风媒传粉,每1个花序结1托果,一般有1-3个花序可结果。每株通常结果200-400个。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13个月,果熟期海南产区为2-6月,云南产区为2-3月。

    槟榔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如下:

    1、温度 年平均温度22℃以上为好。最适宜温度24-26℃;气温16℃发生落叶现象,气温5-6℃时出现寒害,造成落果;气温在3℃以下,幼苗易被冻死,成年树叶黄,叶尖枯死,心叶萎缩,果实发黑脱落。-1℃时植株死亡。

    2、雨量和湿度 要求年降雨量在1500-2200毫米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幼树在60%以上、成龄树在50-60%生长较好。

    3、光照 苗期和幼龄期怕强光直射,荫蔽度以40-50%为宜,成龄树要求有充足的光照,过于荫蔽茎干徒长,结果推迟,结果少,甚至不结果。

    4、土壤 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肥力强,排水性良好的砖红壤土或砂质壤土。冲积的海滩、盐碱地、长年久旱而不能灌溉的地块或酸性太大的地块均不宜生长。

    7生长习性
    喜高温、多湿、嗜肥,属热带雨林植物。
    8生长周期
    种植7-8年开始开花结果,少数5-6年后开花结果。
    9采收加工

    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果形和不同的采收期加工成不同规格的商品。

    槟榔玉:3-6月果实呈金黄色或橙黄色时采收,经日晒3-4天,捶破或用刀割开果皮取出种子晒干;也有摘后晒2-3天,然后放入特制的炉灶中,用木炭火,烘烤7-8天,每1-2天翻动1次,使其受热均匀,待果皮呈黑色时取出冷却,用铁锤击破或用小刀割开果皮,取出种子晒干即成。一般每100公斤鲜果可加工槟榔玉17-19公斤。

    槟榔干(枣槟榔):于11月至翌年1月间,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将整托果放于锅中,加水煮半小时左右,开锅,用手提起果柄,果实能自然脱落时,捞出晾干,置于烤灶内熏烤,熏烤时用慢火,温度控制在40-50℃,并注意翻动。俗称"三翻、六伏"。即烘烤到第3天,将底层的槟榔翻至上中间层,中间层翻入底层,上层仍放原来位置;第6天按已翻动的位置全部倒过来,再烘烤3天,至果皮干而有烟味,颜色呈黑褐色,种仁干而柔软,摇动有响声时即可。产区多将椭圆形的青果加工为槟榔干。

    大腹皮:取出槟榔玉后的果皮,用铁锤打松晒干即成。

    肚皮:在花期收集掉下的佛焰苞(花苞)晒干。

    10储藏养护

    槟榔用麻袋包装,贮于通风干燥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9-12%。

    本品含鞣质,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变色,断面茬口较明显。危害的仓虫有咖啡豆象、烟草甲、药材甲、亚扁粉盗、大谷盗、长角扁谷盗、褐粉虫、小菌虫、黑菌虫等。蛀噬品,内部疏松,颜色加深,底部凹陷部位(种子珠孔和种脐),蛀洞较明显。

    储藏期间,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检查,发现虫蛀,及时用磷化铝等药物熏杀。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抽氧充氮养护。

    11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槟榔玉:干燥种子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长1.5-3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状凹纹,偶有银色斑片状内果皮附着,基部中央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淡色的疤痕状种脐。质坚实,纵剖可见外缘的棕色种皮和外胚乳的折合层不规则地向内褶入,与乳白色的内胚乳交错,形成大理石样花纹。基部珠孔内侧有小形的胚,常呈棕色,干枯皱缩不明显。气无,味湿而微苦。

    槟榔干:商品常分为榔软干、榔硬干和枣肉槟3种,主销广东,省外作副食用。榔软干呈纺锤形,近似大型橄榄,长4-6厘米,中部直径2.5-3厘米,表面乌黑色,有纵皱纹及隆起的横纹,顶端有花柱基痕,基部有果柄痕及残存的萼片,微有光泽。破开果壳,有瘦瘪的种仁1枚,黑褐色或棕褐色。具焦臭味,味涩。槟硬干是槟榔将成熟的果实,在2-3月采收加工而成,性状近似榔软干,果形稍大。枣肉槟为槟榔干或榔软干的种子,呈不规则心脏形或瘦瘪如雀舌状,表面皱缩,红棕色或棕褐色,有浓焦臭味,味涩。

    大腹皮:常纵剖为2。未打松者呈椭圆形瓢状,长5-7厘米,宽约3厘米;外果皮棕黄色,有褐色斑点及纵裂纹。已打松者,外果皮脱落,中果皮为黄白色至灰黄色的纤维,纤维纵向排列,外层松散成缕,内层纤维较粗,现棕毛状。内壁凹陷,褐色或深棕色,表面光滑呈硬壳状。体轻松,质柔韧,易纵向撕裂。商品中还有一种大腹毛,其性状呈黄白色纤维团状,长约3-4厘米,松散如乱絮,质疏松,气微。

    槟榔花:呈不规则长方形至四棱形,似米粒状,表面黄白色,密布细致的纵纹。剥开可见黄白色短小花丝。气无。味淡。

    规格标准: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槟榔分为2个等级。大腹皮、大腹毛、槟榔花,主产区均不分等级。

    槟榔商品规格标准

    槟榔Binglang SEMEN ARECAE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e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

    一等 干货。呈扁圆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质坚实。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样花纹。味涩微苦。每公斤160个以内。无枯心、破碎、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呈扁圆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质坚实。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样花纹。味涩微苦。每公斤160个以外,间有碎破、枯心、不超过5%;轻度虫蛀不超过3%。无杂质、霉变。

    12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槟榔性温,味苦、辛。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等功能。用于治疗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绦虫病、钩虫、蛔虫、姜片虫病等。外用可治疗青光眼。

    主要成分:

    为生物碱、缩合鞣质、脂肪油及槟榔红色素等。生物碱以槟榔碱为主,其次为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及无色矢车菊素等。槟榔油的组成为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癸酸、油酸、亚油酸、十二碳烯酸、十四碳烯酸。槟榔所含自由氨基酸中有脯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等。槟榔内胚乳含儿茶精、花白素及其聚合物。

    主要药理作用有:

    槟榔碱可使虫体神经系统麻痹。对猪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可使蛔虫中毒。槟榔煎剂对鼠蛲虫体外试验,具有麻痹作用;槟榔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无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菌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胆碱受体的作用,槟榔碱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能使瞳孔缩小,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兔应用后引起冠状动脉收缩;适当剂量槟榔碱,可增加肠管的张力和蠕动,有轻泻作用;能使胃粘膜分泌亢进;汗腺兴奋,汗液分泌增多。

    13真伪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50ml,浸泡2h,滤过。取滤液2ml,置玻璃皿上挥干,加无水硫酸钠少量共热,发生气泡并有刺激性臭的白色气体。

    伪品:

    苦子马槟榔 为白花菜科植物苦子马槟榔C.yunnanensis Craib et W.W.Smith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云南,又称云南马槟榔,种子椭圆形或近球形,表面光滑,干后黄褐色,顶端急尖至有短喙。本品有小毒,不可入药。

    14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苗圃地宜选择靠近水源,有一定树木遮荫,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经深耕细耙后起畦。种植地宜选择海拨300米以下的丘陵南坡、山谷或河岸两旁背风的地方。如坡度较大,应按水平带状整地,带宽3米,带面向内倾斜,带内侧挖一条蓄水沟,沟宽30厘米,深25-30厘米。整地后按株行距2×3米挖穴,穴为60×60×50厘米,待植。

    (二)种植方法

    1、种子育苗 选种:选择生长15-30年,茎干上下粗细一致,节间均匀,开花早,花序长而稍下垂,每年有3个以上花序结果的,无病植株作留种母树。于5-6月采摘果实,挑选呈卵形或椭圆形,外果皮金黄色,光滑无斑纹状裂痕,大小均匀、饱满,核坚硬、果仁重,每公斤鲜果约18-22个以下的无病虫果实作种。

    催芽:果实采摘后,应置阳光下晒1-2天,吸收热量,以利于种子发芽。随后进行催芽处理,其方法:①堆积催芽法:在靠近水源并有荫蔽的树底下或通风的室内,地面铺一层沙,把果实堆成20厘米高的小堆,盖上稻草,厚度以不见果实为度,每天淋水1次,保持湿润,在温度35℃左右,经7-10天,外果皮开始发酵腐烂,及时打开稻草,取出果实,用水洗净,放阳光下晒1-2天,晒时要注意经常翻动,以提高发芽温度,保证发芽整齐。然后再重新堆放、盖草,淋水,同时要注意防止害虫为害。18-28天后,每天要定时剥开果蒂检查,如有白色芽点出现,即可取出进行育苗。②箩筐催芽法:如种量不多,可将果实装在箩筐内,用稻草封箩筐口,置屋内保温,淋水。待果皮发酵腐烂时,将箩筐连同果实一起放在流水中将果皮洗擦干净,然后重新装筐放于屋内,当有白色芽点出现时取出播种育苗。此外,还有苗床催芽法,因占地面积大,出苗不整齐,产地较少采用。

    育苗:苗圃地按株行距30×30厘米开穴,施入基肥。每穴放入1粒催过芽的种子,覆土3-5厘米,经压实后,盖上稻草或杂草,淋水。约1个月左右,小苗陆续出土,定期进行苗期管理,经1-2年的培育,苗高达60厘米左右时可起苗移栽。

    目前,主产区多采用营养袋育苗。用农用薄膜做成,直径25厘米,高30厘米左右的袋,内装泥土、腐热的牛粪各1份混匀的营养土。再放入经催芽的种子,每袋1粒,盖土1厘米,上面再盖塘泥或河砂少许,以免板结,再用杂草覆盖,淋水至湿。袋底穿2-4个小孔。此法移植成活率高。

    2、移栽 于春季3-4月,秋季8-10月栽植,选雨后或阴天进行。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系,苗要带土,并剪去部分老叶,栽植不宜太深,覆土压实后淋定根水,并用杂草覆盖穴面,或在四周插上小树技遮荫,以减少水份蒸发,提高成活率。若用营养袋育苗,栽植时去掉薄膜袋。一般每亩植100株。

    (三)田间管理

    1、苗圃管理 育苗时要用稻草或杂草覆盖;若无自然荫蔽条件,还须搭设荫棚遮荫。旱天要注意淋水,保持苗床湿润,但水分不能过多,否则易导致种子霉烂。当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时,即可开始施肥,以稀薄人粪尿为主,以后每隔20-25天施1次,浓度逐次加大。若施用化肥,应在土壤潮湿时在植株侧边施入,小苗每株2克,苗长出4-5片叶时,可在幼苗四周撒施硫酸铵,每株约4克。切忌撒到叶面上,以免灼伤幼苗。同时,要及时除草,并将杂草晒干后盖在小苗茎基周围。

    2、大田管理 调整荫蔽度:在开垦植地时,留适当的树木作荫蔽树,使荫蔽度达到40-50%,或在槟榔行间种植飞机草、山毛豆等植物。也可间种一些木薯、花生等经济作物或山栀子、非州萝芙木等药材。在河旁、房前屋后种植的,可与稀疏的香蕉或椰树套作。在开花结果期,应砍去高大的荫蔽树,或收获间(套)种的经济作物。但应保留树干周围的矮小植物作为复盖物,形成一个树冠上部有充足阳光,下部有荫蔽覆盖的生长环境。

     除草、培土:幼龄期要勤除草,每年2-4次,于春秋两季进行,除净周围的杂草,并晒干盖于茎干基部。除草时结合培土,把露出土面的根埋入土中。施肥:幼树每年施肥3-4次。第1年每亩施有机肥250-500公斤,第2、3年每亩施500-1000公斤,加尿素5公斤、磷肥10公斤,在植株周围开穴或半月形浅沟施入后覆土。成龄结果树每年施肥2次,第1次于2-3月花苞开放前,每株施人粪尿5-10公斤,或硫酸铵100 克,以促进早开花;第2次于9-10,每株施绿肥或厩肥15公斤,并加入过磷酸钙100克,或火烧土5公斤,以促进幼果生长。灌溉排水:少雨季节,应及时浇水或灌溉;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以防积水。防畜害、防冻:应防止猪、牛等牲畜践踏植物根部,影响正常生长。秋冬时应注意防寒害。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炭疽病:小苗和成龄株均可受害。主要危害叶片。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附被害组织上越冬,翌年春天,当条件适宜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落在叶片上,萌发芽管,从伤口或气孔侵入体内发育成菌丝,经过一定时间的潜育发展,引起组织病变。雨季和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发病。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病残叶集中烧毁;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期用1∶1∶120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及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叶点霉属叶斑病:各地普遍发生,为害严重,重病区小苗发病率80-95%。严重时病叶枯萎,植株死亡。成龄株受害病斑累累。病菌传播方法同炭疽病。气温偏高,阴雨多湿,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冬季清除落叶;发病期可用1∶1∶100倍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

    幼苗枯萎病:主要为害幼苗。病菌传播方法同炭疽病。多雨潮湿易发病。防治方法:拔除烧毁病株,减少侵染来源;发病初期用0.5∶1∶1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多毛孢霉叶疫病:主要为害叶片。病菌传播方法同炭疽病。高温多雨,荫蔽或排水不良发病严重。防治方法:注意排除积水;发病期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代森铵600倍液喷雾。

    褐根病:发病叶片褪绿至黄化,树干干缩,暗灰色。最初侵染源主要是垦前林地已感病的杂树桩。病菌孢子可借风雨传播,落在槟榔树桩或茎干伤口处侵入,发病后,再次通过接触传播形成病区。高温多雨,扩展蔓延快,防治方法:垦地时彻底清除杂树桩,杜绝初侵染来源。定期检查,一经发现,及时挖除病株,也可用0.1%或0.5%的十三吗啉水剂淋灌病树头及周围土壤,每株约5公斤。

    根颈腐烂病:病菌从根部侵入,引起根系变褐腐烂;阴雨高湿、地势低洼、易积水,种植过密,荫蔽度大,不通风透光等易发病。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排除积水;发病初期用1∶1∶100倍波尔多液喷雾;挖除病株后用1%硫酸铜液淋浇病穴。

    2、虫害 红脉穗螟:主要危害槟榔的花、果,以花期和幼果期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冬季结合田间管理清理园地,将枯叶、枯花、落果集中烧毁或堆埋;及时清除被害的花穗和果实;可用5%甲胺磷500倍液或50%磷胺800倍液喷雾,有杀卵作用。也可在幼虫发生高峰期用2.5%敌杀死乳油6.25-12.5ppm或20%速灭杀丁乳油125-250ppm喷1-2次,也可用20%杀灭菌酯乳油250-500ppm或25%虫双500-1000 倍液喷1-2次,杀虫率可达98-100%,喷药后3个月保果率达93-100%。

    二疣犀甲:以成虫取食未展开的槟榔心叶,咬断或咬食一部分。成虫出现高峰期7 月底至9月初。幼虫多在已砍倒的半腐烂槟榔树杆上及附近牛粪中取食,对活的槟榔树杆不为害。防治方法:清理槟榔园,及时处理园内因台风、病虫害为害而致死的槟榔树杆以及附近的牛粪堆。

    椰园盾蚧:雌性成虫和若虫附着在槟榔叶片背面或果实表面,刺吸槟榔叶片组织汁液。防治方法:剪除严重虫叶片;结合喷药,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当若虫出现盛期,用亚胺硫磷或马拉松或二溴磷800倍液,或用草木灰肥皂液(水50公斤、草木灰5公斤、肥皂0.125公斤,加热溶解,过滤后使用)喷雾,效果良好。

    15供需情况

    发展前景:

    槟榔生产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槟榔除以成熟种子、果皮、雄花蕾、佛焰苞入药外,将近成熟的果实烤制加工成槟榔干,是海南岛、广东和东南沿海部分地区以及湖南一些群众十分嗜好的副食品和吉祥物;海南岛有些地方定亲结婚,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也常携带槟榔干作为礼品。用槟榔干制成的各种副食品,能增加口腔酶的活性,利消化、消食,可防止牙齿蛀龋,还可提神。槟榔的果皮经过浸泡加工成的腹毛纤维在轻纺工业上用途很广,可制成优质纤维隔板或绝缘毛,也可编织地毡、制刷,是出口的热门货。失去结果能力的槟榔树,树干通直,外皮坚硬,可作建筑材料及隔板用。干枯脱落的叶片、叶鞘等,产区群众也用来搭设禽畜舍、茅屋等。由于槟榔具有粗生易长,受益期长,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收益大的特点,已成为我国热带山区人民喜欢种植的药用植物之一。我国海南岛等地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很适宜槟榔的生长,是种植槟榔不可多得的宝地,而且种植历史悠久,农民有种植技术,因此,槟榔生产的潜力很大。

    槟榔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病虫害严重;二是槟榔单株产量差异很大,有些植株不开花、不结果,影响产量的提高。

    槟榔国外资源比较丰富,具有产量大、价格低的特点,今后我国槟榔生产的战略目标应立足于国内自给,争取少量槟榔干(副食品)打入东南亚市场。鉴于目前的种植面积已很大,进入收获期后,产量将逐年增加,可达到甚至超过国内自给水平,所以应巩固、提高现有面积,加强田间管理,培育高产品种。同时要加强科研工作,重点搞好病虫害防治和提高单产的研究。不断提高产量和质量。

    60年代至80年代产销情况:

    槟榔全国年需量约150万公斤左右。1983年以前属省管品种,以后由市场调节产销。由于槟榔生长受自然条件、资源变化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国产槟榔一直产不足销,大部分商品靠进口,以弥补不足。几十年来,国内槟榔生产虽有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生长周期长,还达不到自给水平,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全国槟榔收购量基本保持在10-20万公斤左右。1962年达到41.6万公斤。到70年代收购量逐年下降。1980年以后虽有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解放初期,全国槟榔的留存面积有15 000亩,加上大部分槟榔树正处于盛果期,因此产量较高。1959年全国种植面积达24 000亩,年产量为104万公斤(其中槟榔玉25万公斤,槟榔干79万公斤),仅药材部门就收购槟榔玉和槟榔干32万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60年代,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的变化,槟榔产量忽高忽低。但产量和收购量仍保持较高水平。

    7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大批槟榔树被砍掉。加上1975年海南岛受到百年罕见的强台风袭击,寒潮低温使成片的槟榔树及大量幼苗受害死亡,据调查死亡率达30-40%;成龄植株直至1978年只有少量开花,1979年才恢复正常开花结果。在此期间,各有关部门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扶持生产,但由于生产管理体制发生变化,管理不善,成活率很低,生产上不去。

    1980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落实生产责任制,中药放开经营,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槟榔生产的发展。据统计,1987年底,全国槟榔留存面积达10万多亩,因大部分槟榔树尚未进入开花结果盛期,产量还不多。预计几年之后,产量会逐渐增加。

    16药典标准

    2005年版 药典标准: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种皮组织分内、外层,外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石细胞,内含红棕色物,石细胞形状、大小不一,常有细胞间隙;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并散有少数维管束。外胚乳较狭窄,种皮内层与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内胚乳细胞白色,多角形,壁厚,纹孔大。含油滴及糊粉粒。

    (2)取本品粉末8g,加浓氨试液4ml,加三氯甲烷5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残渣用三氯甲烷10ml洗涤1次,合并三氯甲烷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稀盐酸5ml及水20ml,振摇,分取酸水层,用三氯甲烷10ml洗涤1次,弃去三氯甲烷液,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约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槟榔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浓氨试液(7.5:7.5:0.2)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检查: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0.0%。

    含量测定:取本品粗粉约8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80ml,振摇后加氨试液4ml,振摇10分钟,加无水硫酸钠10g,振摇5分钟,静置俟沉淀,分取乙醚液,置分液漏斗中,残渣用乙醚洗涤3次,每次10ml,合并醚液,加滑石粉0.5g,振摇3分钟,加水2.5ml,振摇3分钟,静置,至上层醚液澄清时,分取醚液,水层用少量乙醚洗涤,合并醚液,低温蒸发至约20ml,移置分漏斗中,精密加入硫酸滴定液(0.01mol/L)20ml,振摇提取,静置俟分层,分取醚层,醚层用水振摇洗涤3次,每次5ml,合并洗液与酸液,滤过,滤器用水洗涤,合并洗液与酸液,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 滴定。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1mol/L) 相当于3.104mg的槟榔碱(C8H13NO2)。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醚溶性生物碱以槟榔碱(C8H13NO2)计,不得少于0.30%。

    炮制:槟榔 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阴干。

    炒槟榔 取槟榔片,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用法与用量:3-9g;驱绦虫、姜片虫30-6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2010年版 药典标准:

    【鉴别】

    (1)本品横切面:种皮组织分内、外层,外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石细胞,内含红棕色物,石细胞形状、大小不一,常有细胞间隙;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并散有少数维管束。外胚乳较狭窄,种皮内层与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内胚乳细胞白色,多角形,壁厚,纹孔大,含油滴及糊粉粒。

     (2)取本品粉末(过五号筛)1g,加乙醚80ml,再加碳酸盐缓冲液[碳酸钠(Na2CO3•10H2O)1.91g及碳酸氢钠0.56g溶于100ml水]5ml,放置30分钟,时时振摇;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倾出乙醚液,挥去乙醚,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置具塞离心管中,静置1小时,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槟榔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氢溴酸槟榔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浓氨试液(7.5:7.5:0.2)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0.0%(附录ⅨH第一法)。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强阳离子交换键合硅胶为填充剂(SCX-强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以乙腈-磷酸(2→1000,浓氨试液调pH至3.8)(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nm。理论板数按槟榔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氢溴酸槟榔碱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每1ml含槟榔碱为0.06573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五号筛)约0.3g,精密称定,加乙醚50ml,再加碳酸盐缓冲液[碳酸钠(Na2CO3•10H2O)1.91g及碳酸氢钠0.56g溶于100ml水]3ml,放置30分钟,时时振摇;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倾出乙醚液,置预先加入1ml磷酸溶液(5→1000)的蒸发皿中;残渣再分别加乙醚30ml、20ml,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分钟,倾出乙醚液。合并乙醚液,挥去乙醚,残渣加50%乙腈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50%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槟榔碱(C8H13NO2)不得少于0.20%。

    【炮制】槟榔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阴干。

    本品呈类圆形薄片,直径1.5-3cm,厚1-2mm。表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质脆,易碎。气微,味涩、微苦。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至棕色。内胚乳细胞极多,多破碎,完整者呈不规则多角形或类方形,胞间层不甚明显,直径56-112μm,壁厚6-11μm,纹孔较多,甚大,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8-19μm。外胚乳细胞呈类方形、类多角形或作长条状,直径40-72μm,壁稍厚,孔沟可察见,胞腔内大多数充满红棕色至深棕色物。种皮石细胞呈纺锤形,多角形或多条形,直径24-64μm,壁厚5-12μm,淡黄棕色,纹孔少数,裂缝状,有的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螺纹及网纹导管偶见,直径8-16μm。

    【鉴别】(2)【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炒槟榔取槟榔片,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微黄色。

    本品呈类圆形薄片,直径1.5-3cm,厚1-2mm。表面微黄色,可见大理石样花纹。质脆,易碎。气微,味涩、微苦

    【检查】水分不得过10.0%(附录ⅨH第一法)。

    【鉴别】(1)同槟榔片【鉴别】(2)【检查】(总灰分)【含量测定】同药材。

    关键词:
    • 槟榔

上一页

下一页